您當前所在位置:德恒方首頁>>新聞中心“新常態”下對審計委員會工作的六項建議
節選自: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總裁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主席7月的一份聲明文章
由于全球疫情的反復和持續爆發,各國經濟將持續經歷疫情的影響,而絕大多數的公司也將繼續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環境不確定性,這就是疫情影響下公司經營的“新常態”。為滿足“新常態”下公司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應對公司計劃和經營所面臨的新環境,公司的組織架構和治理機制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風險往往來自不確定性,因此在當前這種不確定性持續加劇的時期,審計委員會對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重要。審計委員會是治理層在適當情況下建立的實施監督的延伸機構,旨在確保公司經營的完整性、透明度和可靠性,它通過對內部和外部審計以及財務和會計職能的獨立審查,增強其為公司決策提供可信和可靠信息的能力。為應對公司在欺詐、信息安全、員工衛生健康、流動性和持續經營等領域出現的新威脅,審計委員會除了要繼續監控和應對常見的風險外,還必須能夠對新的風險和漏洞劃分優先級并做出處理。
我們呼吁審計委員會在積極評估和應對受疫情影響產生的環境變化時,考慮以下這六項建議,以優化其在治理、監督和長期價值創造中的關鍵作用。這些建議在許多方面并不是全新的期望,而是代表了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所有公司都高度重要的工作原則。
1. 保持消息靈通:對不斷演變的經營環境及其對公司目標和績效的潛在影響保持一個及時和清晰的了解。
審計委員會需要對公司所有領域——包括從戰略目標到日常運營的敏感性建立和保持一個深入的了解。因此,能夠涵蓋熟悉的以及新出現的風險的可靠監控和分析預測程序,以及快速響應的通信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2. 溝通與協作:采用跨部門、跨領域的方式來監督內部和外部審計,并通過動態的溝通與協作進行報告。
審計委員會負有廣泛的監督職責,包括對財務報告和非財務報告的監督、對會計政策和計量屬性適當性的監督、對外部審計師的聘任及其工作的監督以及對內部審計計劃和執行的監督等。審計委員會必須與治理層優先處理的事項保持一致性,并且確保出現需要治理層關注的事項時進行全面、及時地報告。因此,與其他委員會進行溝通交流,尤其是與風險管理、職業道德、薪酬管理、戰略和經營計劃委員會的溝通協作,是審計委員會擴展專業知識、分享見解和加強一致性的重要手段。這種動態的溝通和協作向內外部的利益相關者提高了公司經營的透明度。
3. 充分利用可獲取的專業知識。為管理層評估和應對公司不斷變化的風險及其狀況尋求有效、可靠的證據和建議。
為了能夠對管理層是否有效控制常見的以及新出現的風險做出嚴格的審查,審計委員會必須能夠獲取到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有見識的觀點意見。他們應充分利用來自財務總監和財務部門、負責風險管理的專職人員、管理層的其他代表等的有效證據和意見,并且還要依賴內部審計師和外部審計師的獨立客觀的鑒證和建議。
4. 促進持續的改進。鼓勵創新和變革,以便解決管理漏洞并增強公司的風險抵御能力,加強對價值創造的追求。
有效的風險管理實踐主要解決的是可能性、影響、應變能力以及應對不斷變化的情況的能力。隨著公司風險敞口的演變,風險應對措施也必須做出相應改變。我們設計這些應對措施是為了能夠成功地進行決策并消化風險,而不是扼殺進步和創新。因此,在某些領域,可以減少或取消控制,以避免效率低下,從而提升績效。審計委員會可以通過報告審計監督發現的機會,鼓勵高級管理層和治理層尋求持續的改進。
5. 全面地思考??紤]到與其他公司的互聯性、內外部的相互依賴性以及人員的核心重要性,在對公司及其所面臨的環境進行思考時應采取一種從財務目標到非財務目標的廣泛視角。
此次疫情危機直觀地展示了不同公司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的,包括他們的外部環境以及所賴以生存的有限的共享資源(包括人員)。公司的可持續性和未來的成功取決于思維的根本轉變,即有效地為計劃、運營和報告提供信息。審計委員會將會非常適合:
● 影響治理層的想法和行為。
● 監督并評估財務、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以及創造長期價值的機會。
●通過運用財務和非財務績效指標、價值指標和風險指標,為利益相關者投資的增值保值提供支持。
●考核財務報告信息與其他披露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和一致性,并對更大范圍的公司報告進行監督。
6. 擁抱技術:通過使用信息技術以及靈活辦公等來優化審計委員會的工作績效。
在可預見的將來,遠程辦公可能將是公司組織運營的重要方面。審計師也將通過遠程來操作,他們將評估遠程實施流程,然后將通過虛擬的網絡會議向審計委員會提交報告,而不再是當面提交。盡管審計委員會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來實現這些遠程溝通的最優化,但是他們仍然必須努力建立開放和信任的關系。技術雖然是實現靈活性和遠程訪問的重要工具,并且應該有效地利用它來提高效率和效益,但是審計委員會必須牢記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價值。
審計委員會要采納這些建議可能還需要加強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這包括對治理層及其下屬各委員會、管理層、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進行更加明確的職責劃分等。審計委員會工作的提升還會增強公司的風險管理,完善內部控制體系。